Microchip借助PolarFireFPGA可以加速实现安全符合标准的医疗成像应用
Microchip借助PolarFire®FPGA可以加速实现安全符合标准的医疗成像应用
在现代医疗设备晶振体系中,医疗成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已然成为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病情监测的关键环节.从常见的X射线,超声波,到先进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这些成像技术不断革新,为医疗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让医生能够深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然而,传统医疗成像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医疗需求面前,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数据处理方面,随着成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检查项目的日益繁杂,所产生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以一次常规的CT扫描为例,就能生成数百甚至上千张图像,传统的处理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诊断效率,还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例如在急诊室,每一秒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快速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而传统成像技术的数据处理速度却难以满足这种紧急需求.安全性同样是传统医疗成像技术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部分成像技术存在辐射风险,如X射线和CT扫描,虽然它们在疾病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但长期或过度暴露在辐射下,会增加患者患癌等疾病的风险.对于一些需要频繁进行成像检查的慢性病患者来说,这种辐射风险的累积效应不容小觑.另一方面,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推进,医疗成像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共享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一旦患者的影像数据遭到泄露或篡改,不仅会侵犯患者的隐私,还可能导致误诊,误治等严重后果.
Microchip与PolarFire®FPGA技术解析
MicrochipTechnologyInc.(微芯科技公司)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全球众多领域提供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与处理解决方案.自1989年成立以来,公司凭借着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组合,服务于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等超过10万家客户.Microchip晶振不断推陈出新,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从未停歇,其在微控制器,混合信号,模拟器件以及Flash-IP解决方案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PolarFire®FPGA作为Microchip旗下的一款高性能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采用了先进的架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具备诸多独特优势.从技术原理层面来看,PolarFire®FPGA利用了可编程逻辑单元(CLB),输入输出块(IOB),块随机访问存储器模块(BRAM)和时钟管理模块(CMM)等基本结构,通过对这些结构的灵活配置,实现了各种复杂的数字电路功能.其中,CLB是实现逻辑运算的核心单元,由查找表(LUT)和触发器(Flip-Flop)组成.LUT能够快速实现各种逻辑运算,如与,或,非,异或等,而触发器则用于存储逻辑电路中的状态信息,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和处理.在架构特点上,PolarFire®FPGA的并行计算能力堪称一绝.其独特的并行架构允许它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在医疗成像应用中,一次扫描会产生海量的数据,PolarFire®FPGA可以通过并行计算,快速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图像重建,特征提取等复杂任务,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低功耗设计也是PolarFire®FPGA的一大亮点.它采用了先进的28nm非易失性工艺,这种工艺使得PolarFire®FPGA的静态功耗极低.在一些便携式医疗设备中,如手持式超声诊断仪,设备需要长时间工作,而电池电量有限,PolarFire®FPGA的低功耗特性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同时减少散热问题,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其收发器通道具备全面的掉电控制功能,包括可编程幅度和边沿速率控制,进一步优化了动态功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功耗,避免了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一)高性能并行计算,提升处理速度
PolarFire®FPGA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这一特性使其在医疗成像领域大放异彩.在医疗成像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例如一次MRI扫描可能会产生数百万个数据点,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处理这些数据.而PolarFire®FPGA内部拥有大量的逻辑单元,这些逻辑单元可以并行工作,同时处理多个数据任务.以MRI成像中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为例,FFT算法用于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对于图像重建至关重要,但该算法计算量巨大.PolarFire®FPGA能够通过并行计算,将FFT算法中的多个计算步骤同时执行,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据实际测试,在使用PolarFire®FPGA进行FFT算法加速后,图像重建时间相比传统处理器缩短了数倍,使得医生能够更快地获取到清晰的MRI图像,提高了诊断效率.在CT成像中,PolarFire®FPGA同样可以加速图像重建算法,如滤波反投影法等,快速处理X射线扫描得到的数据,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二)实时性保障,获取最新影像信息
在医疗成像的诸多应用场景中,实时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在手术导航和介入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实时获取患者的影像信息,以便准确地进行手术操作.PolarFire®FPGA凭借其低延迟和高带宽的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其低延迟特性确保了从图像采集到处理再到显示的整个过程时间极短,几乎可以实现即时反馈.高带宽则保证了在短时间内能够传输和处理大量的图像数据.在血管介入手术中,医生需要实时观察导丝和导管在血管内的位置,PolarFire®FPGA可以快速处理血管造影图像,将最新的图像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帮助医生精准操作,降低手术风险.再如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实时的MRI或CT影像能够让医生清晰地了解大脑的结构和病变位置,PolarFire®FPGA实现的实时图像分析和处理,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定制化设计,满足多样需求
不同的医疗成像智能电子设备和算法具有各自独特的需求,PolarFire®FPGA的可编程性使其能够很好地应对这种多样性.通过编程和配置,PolarFire®FPGA可以针对特定的成像任务进行定制化设计.对于超声成像设备,其图像采集和处理算法与MRI,CT有很大不同,PolarFire®FPGA可以根据超声成像的特点,优化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实现最佳的图像质量和处理速度.在图像增强和去噪算法方面,PolarFire®FPGA可以根据不同成像设备产生的图像特性,定制相应的算法逻辑,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而且针对一些新兴的医疗成像技术和研究性的成像算法,PolarFire®FPGA的可编程性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能够快速实现算法的硬件化,推动医疗成像技术的创新发展.
实现安全符合标准的医疗成像应用
(一)硬件层面的安全防护机制
PolarFire®FPGA在硬件层面构建了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为医疗成像应用的数据安全筑牢了坚实基础.其支持多种先进的加密技术,其中AES256加密配置文件采用基于SHA256的HMAC验证,能够对存储在FPGA内部的关键数据和配置信息进行高强度加密.在医疗成像设备存储患者的影像数据时,这些数据在写入FPGA的存储区域前会被AES256加密算法加密,确保数据在静止状态下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公钥加密内核采用椭圆曲线加密技术(ECC),用于安全分发密钥,使得加密和解密过程中的密钥传输更加安全可靠,有效避免了密钥被截获的风险.安全启动功能也是PolarFire®FPGA硬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医疗成像设备启动时,PolarFire®FPGA会对启动代码和配置数据进行完整性验证和身份认证.通过硬件内置的验证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未被篡改的代码和数据才能被加载和执行.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启动代码或配置数据存在异常,设备将无法正常启动,并触发相应的安全警报,这有效防止了恶意代码的植入和非法启动,保障了医疗成像系统的初始安全性.此外,PolarFire®FPGA还利用了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等硅生物识别技术.PUF能够基于FPGA芯片的物理特性生成唯一的识别信息,就如同每个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这种技术可对每个器件进行唯一识别和加密验证,降低了伪造,重新标记和过度建造的风险,确保了从供应链源头到终端应用的安全性,在医疗成像设备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效防止了假冒伪劣芯片的混入,保障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软件协议栈的安全保障
Microchip发布的医疗成像解决方案协议栈从软件层面为系统安全性和符合标准提供了有力保障.该协议栈提供了用于OPC/UA的实时工业网络协议,OPC/U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晶振领域的通信协议,其具备强大的安全特性.在医疗成像设备与医院信息系统,其他医疗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时,OPC/UA协议通过加密通信通道传输数据,确保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它还采用了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和设备才能访问和操作医疗成像数据,有效防止了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丰富的操作系统支持使得医疗成像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并利用操作系统自身的安全机制进一步提升系统安全性.对于一些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医疗成像应用场景,可以选择经过安全加固的Linux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具备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文件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用户角色被分配不同的权限,医生可以查看和诊断影像数据,而普通工作人员则只能进行有限的操作,同时系统会记录所有的操作行为,便于事后审计和追踪.软件设计工具包支持以C/C++,RTL和流行的机器学习框架为中心的多样化开发环境,包括SmartHLS™IDE,VectorBlox™AcceleratorSDK和通过IEC61503SIL3功能安全认证的Libero®SoC设计套件.这些工具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代码审查,安全编程规范和实时监控等手段,确保软件代码的安全性,减少了软件漏洞的出现,从而提高了整个医疗成像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其符合相关的医疗安全标准和规范. 实际应用案例展示
在动物医疗领域,Enclustra公司基于Microchip的PolarFireFPGA技术推出的Mercury+MP1SoC模块,为动物医疗超声设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动物医疗专业人员在诊断从小型家庭宠物到大型牲畜等不同动物时,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超声系统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能耗高,难以满足在谷仓,农场或远程诊所等复杂环境下的使用需求.而基于Mercury+MP1模块的动物医疗超声设备则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该设备结构紧凑,能效高,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实时,低延迟性能.其采用的PolarFireFPGA技术,使得设备在数据处理方面表现卓越.在对大型牲畜进行超声诊断时,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超声数据,实现实时,高质量成像,为兽医提供清晰,准确的图像,便于更快地诊断复杂病情,其成像质量可与医院级系统媲美.设备的便携性也得到了极大提升,轻便的封闭式系统便于携带,并可抵御环境破坏,方便兽医在各种环境中使用.功耗更低的特性延长了电池寿命,降低了冷却要求,即使在偏远地区也能保证设备的不间断运行.据使用该设备的兽医反馈,在一次对农场奶牛的孕检中,以往使用传统超声设备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获取清晰图像,且图像质量不稳定,而使用基于PolarFireFPGA技术的新设备后,不仅操作速度大幅提升,能够快速完成检查,而且图像清晰,准确地显示了奶牛胎儿的发育情况,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在医疗机器人项目中,PolarFire®FPGA同样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某医疗机器人研发团队在开发一款用于微创手术的机器人时,采用了PolarFire®FPGA.在手术过程中,机器人需要实时处理大量的图像和传感器数据,以精确控制手术器械的操作.PolarFire®FPGA的高性能并行计算能力和实时处理能力,使得机器人的精确度和操作速度提升了30%.医生通过操作控制台,能够实时将手术部位的影像信息传输给机器人,机器人借助PolarFire®FPGA快速分析这些影像数据,精准地控制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同时,PolarFire®FPGA的低功耗设计使得医疗机器人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无需频繁更换电池或担心过热问题,大大延长了电池寿命,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例如在一次脑部微创手术中,医疗机器人依靠PolarFire®FPGA快速处理MRI影像数据,准确地定位了病变部位,医生通过机器人远程操作手术器械,成功地完成了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该手术的成功充分体现了PolarFire®FPGA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重要作用.
Microchip借助PolarFire®FPGA可以加速实现安全符合标准的医疗成像应用
DSC1123AI1-200.00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200MHz | LVDS | 2.25 V ~ 3.6 V | ±50ppm |
DSC557-0344SI1 | Microchip | DSC557-03 | MEMS | 100MHz | HCSL | 2.25 V ~ 3.6 V | ±50ppm |
DSC6003CI1A-033.0000 | Microchip | DSC60XX | MEMS | 33MHz | CMOS | 1.71 V ~ 3.63 V | ±50ppm |
DSC6111CI1A-008.0000 | Microchip | DSC6100 | MEMS | 8MHz | CMOS | 1.71 V ~ 3.63 V | ±50ppm |
DSC6011JI1A-024.0000 | Microchip | DSC60XX | MEMS | 24MHz | CMOS | 1.71 V ~ 3.63 V | ±50ppm |
DSC6083CI2A-032K800 | Microchip | DSC60XX | MEMS | 32.8kHz | CMOS | 1.71 V ~ 3.63 V | ±25ppm |
DSC6083CI2A-307K000 | Microchip | DSC60XX | MEMS | 307kHz | CMOS | 1.71 V ~ 3.63 V | ±25ppm |
DSC6001CI2A-004.0000 | Microchip | DSC60XX | MEMS | 4MHz | CMOS | 1.71 V ~ 3.63 V | ±25ppm |
DSC6001CI2A-032.0000 | Microchip | DSC60XX | MEMS | 32MHz | CMOS | 1.71 V ~ 3.63 V | ±25ppm |
DSC6083CI2A-250K000 | Microchip | DSC60XX | MEMS | 250kHz | CMOS | 1.71 V ~ 3.63 V | ±25ppm |
DSC6083CI2A-002K000 | Microchip | DSC60XX | MEMS | 2kHz | CMOS | 1.71 V ~ 3.63 V | ±25ppm |
DSC6101JI2A-024.0000 | Microchip | DSC6100 | MEMS | 24MHz | CMOS | 1.71 V ~ 3.63 V | ±25ppm |
DSC1001CC1-047.3333 | Microchip | DSC1001 | MEMS | 47.3333MHz | CMOS | 1.8 V ~ 3.3 V | ±50ppm |
DSC1030BC1-008.0000 | Microchip | DSC1030 | MEMS | 8MHz | CMOS | 3V | ±50ppm |
DSC1001BC1-024.0000 | Microchip | DSC1001 | MEMS | 24MHz | CMOS | 1.8 V ~ 3.3 V | ±50ppm |
DSC1033BC1-026.6000 | Microchip | DSC1033 | MEMS | 26MHz | CMOS | 3.3V | ±50ppm |
DSC1001DI1-001.8432 | Microchip | DSC1001 | MEMS | 1.8432MHz | CMOS | 1.8 V ~ 3.3 V | ±50ppm |
DSC1033CI1-048.0000 | Microchip | DSC1033 | MEMS | 48MHz | CMOS | 3.3V | ±50ppm |
DSC1033CI1-024.0000 | Microchip | DSC1033 | MEMS | 24MHz | CMOS | 3.3V | ±50ppm |
DSC1033DI1-012.0000 | Microchip | DSC1033 | MEMS | 12MHz | CMOS | 3.3V | ±50ppm |
DSC1033DI1-036.0000 | Microchip | DSC1033 | MEMS | 36MHz | CMOS | 3.3V | ±50ppm |
DSC1001CI1-027.0000 | Microchip | DSC1001 | MEMS | 27MHz | CMOS | 1.8 V ~ 3.3 V | ±50ppm |
DSC1033CI1-050.0000 | Microchip | DSC1033 | MEMS | 50MHz | CMOS | 3.3V | ±50ppm |
DSC6001CI1A-011.0592 | Microchip | DSC60XX | MEMS | 11.0592MHz | CMOS | 1.71 V ~ 3.63 V | ±50ppm |
DSC1001CI2-024.0000 | Microchip | DSC1001 | MEMS | 24MHz | CMOS | 1.8 V ~ 3.3 V | ±25ppm |
DSC1033BE2-024.0000 | Microchip | DSC1033 | MEMS | 24MHz | CMOS | 3.3V | ±25ppm |
DSC1001DI2-038.4000 | Microchip | DSC1001 | MEMS | 38.4MHz | CMOS | 1.8 V ~ 3.3 V | ±25ppm |
DSC1001CI5-033.3333 | Microchip | DSC1001 | MEMS | 33.3333MHz | CMOS | 1.8 V ~ 3.3 V | ±10ppm |
DSC1101DM2-012.0000 | Microchip | DSC1101 | MEMS | 12MHz | CMO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001DE5-018.4320 | Microchip | DSC1001 | MEMS | 18.432MHz | CMOS | 1.8 V ~ 3.3 V | ±10ppm |
DSC1101AI2-040.0000 | Microchip | DSC1101 | MEMS | 40MHz | CMO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01AI2-080.0000 | Microchip | DSC1101 | MEMS | 80MHz | CMO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01AI2-064.0000 | Microchip | DSC1101 | MEMS | 64MHz | CMO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24CI5-100.0000 | Microchip | DSC1124 | MEMS | 100MHz | HCSL | 2.25 V ~ 3.6 V | ±10ppm |
DSC1121CM2-040.0000 | Microchip | DSC1121 | MEMS | 40MHz | CMO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01DL5-020.0000 | Microchip | DSC1101 | MEMS | 20MHz | CMOS | 2.25 V ~ 3.6 V | ±10ppm |
DSC1101BI5-133.0000 | Microchip | DSC1101 | MEMS | 133MHz | CMOS | 2.25 V ~ 3.6 V | ±10ppm |
DSC1101CL5-100.0000 | Microchip | DSC1101 | MEMS | 100MHz | CMOS | 2.25 V ~ 3.6 V | ±10ppm |
DSC1122NE1-025.0000 | Microchip | DSC1122 | MEMS | 25MHz | LVPECL | 2.25 V ~ 3.6 V | ±50ppm |
DSC1123CE1-125.00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125MHz | LVDS | 2.25 V ~ 3.6 V | ±50ppm |
DSC1122DI2-200.0000 | Microchip | DSC1122 | MEMS | 200MHz | LVPECL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23CI2-333.3333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333.3333MHz | LVD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23CI2-020.00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20MHz | LVD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03CE1-125.0000 | Microchip | DSC1103 | MEMS | 125MHz | LVDS | 2.25 V ~ 3.6 V | ±50ppm |
DSC1123CI1-027.00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27MHz | LVDS | 2.25 V ~ 3.6 V | ±50ppm |
DSC1123CI2-333.33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333.33MHz | LVD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23AI2-156.257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156.257MHz | LVD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23AI2-148.50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148.5MHz | LVD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23BL5-156.25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156.25MHz | LVDS | 2.25 V ~ 3.6 V | ±10ppm |
DSC1123BI2-100.00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100MHz | LVD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03BI2-148.5000 | Microchip | DSC1103 | MEMS | 148.5MHz | LVD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03BI2-135.0000 | Microchip | DSC1103 | MEMS | 135MHz | LVDS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02BI2-125.0000 | Microchip | DSC1102 | MEMS | 125MHz | LVPECL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02BI2-153.6000 | Microchip | DSC1102 | MEMS | 153.6MHz | LVPECL | 2.25 V ~ 3.6 V | ±25ppm |
DSC1123CI5-100.00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100MHz | LVDS | 2.25 V ~ 3.6 V | ±10ppm |
DSC1123CI5-156.25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156.25MHz | LVDS | 2.25 V ~ 3.6 V | ±10ppm |
DSC1123DL1-125.0000 | Microchip | DSC1123 | MEMS | 125MHz | LVDS | 2.25 V ~ 3.6 V | ±50ppm |
MX575ABC70M0000 | Microchip | MX57 | XO (Standard) | 70MHz | LVCMOS | 2.375 V ~ 3.63 V | ±50ppm |
MX553BBD156M250 | Microchip | MX55 | XO (Standard) | 156.25MHz | HCSL | 2.375 V ~ 3.63 V | ±50ppm |
MX575ABB50M0000 | Microchip | MX57 | XO (Standard) | 50MHz | LVDS | 2.375 V ~ 3.63 V | ±50ppm |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金洛鑫版权所有:http://www.quartzcrystal.cn转载请注明出处